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历来都是毫无保留、不求回报的。
自子女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便将自己的存在置于次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子女的成长与生活中。然而,这种无私的奉献,真的能够培养出懂得感恩的后代吗?事实并非如此。非但不会,反而更容易孵化出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在孩子们的眼中,当爱变成了一种无条件的给予,它便失去了原有的珍贵。既然一切得来全不费功夫,他们又何须珍惜?尽管身为父母,你同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若是你连自己都不懂得爱护,他人又怎会对你尊重?因此,那些明智且具有远见的父母,定会以自我关爱为前提,再去爱他们的孩子。这种爱,必定是有条件、有底线的。否则,爱就会演变为溺爱,而溺爱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请铭记,无论何时,当子女向你索要以下这两样东西时,你必须懂得拒绝。一旦给予,很可能将你们的关系推向敌对:
一:要求你全部的积蓄
子女一旦成年,便应承担起自己人生的责任,他们需要独自奋斗,独自在外闯荡。作为父母,即便心中万般不舍,也必须学会放手。然而,有些父母缺乏这种让孩子独立的意识,始终将子女视为年幼的孩童,言听计从,有求必应。你以为这是关爱吗?实则不然,这是在害了他们。我曾有一个朋友,他的儿子工作数年,却始终未能有所成就。他们从未过问,也从未干涉。直到有一天,儿子突然向他们索要二十万元,理由是交了女朋友,对方父母索要彩礼。
然而,这位女朋友又在哪里?始终未曾露面。后来才得知,这一切都是虚构的,儿子之所以要钱,是因为在外欠下了赌债。原来,他染上了赌瘾,不仅赔光了这几年的积蓄,还背上了巨额债务。得知真相后,夫妻俩悲痛欲绝,几近崩溃,但最终他们还是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为儿子偿还债务。然而,儿子却因为父母的宽容,再次沉溺于赌博。最终,一家人负债累累,不得不租房度日。他们常常感叹,这样的孩子就像讨债鬼,但他们无休止的纵容与溺爱,难道不是在推波助澜吗?教育的缺失,无底线的宠爱,培养出无能为力的孩子,实在是意料之中的事。
二:要求家里的房产证
相比于索要全部积蓄,要求房产证的性质更为严重。电影《孤注一掷》中,大学生阿天毕业后与朋友共同创业,前景广阔,未来光明。然而,却因为沉迷网络赌博,最终走向毁灭。从他向父母索要房产证的那一刻起,他们整个家庭便陷入了绝境。更令人遗憾的是,父母竟然答应了。作为父母,为孩子提供保障固然没错,但并非所有的底都能提供。像赌债这样的无底洞,你越是努力填满,就越深陷其中。
爱孩子,也应有分寸和底线。纵容不是爱,无条件的给予不是爱,只有在确保不影响自己的基础上,才能称之为真爱。
毕竟,我们不仅是父母,更重要的是,我们首先是自己。永远不要因为爱孩子而失去自我。这种牺牲式的父母之道已经不再值得提倡,它换不回子女的感激,反而容易培养出忘恩负义之徒。我们应该做的是,始终保持理智和清醒,关爱孩子,但前提是不损害自己的利益。请记住,以上提到的两样东西,无论如何都不能轻易给予子女,否则不仅无法获得感激,反而可能将你们的关系推向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