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疗法,包括可见光、近红外和中红外激光,针对痤疮发病机制的不同方面,有望在减少皮损的同时将不良反应降至最低。
新兴的 1726 纳米靶向皮脂的激光为炎症性痤疮提供了靶向干预手段,疗效良好且长期并发症极少。
寻常痤疮(AV)仍然是一种高度常见的疾病,据估计,美国每年有 5000 万人受其影响。AV 的多因素发病机制涉及毛囊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C. acnes)增殖、皮脂分泌增加以及毛囊周围炎症。虽然目前指南指导的治疗方法,如外用和系统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和角质松解剂,仍然是治疗的基础,但其长期使用往往受到不良反应、疗效有限、禁忌症以及患者依从性问题的阻碍。
可见光激光
根据最近发表的研究,532 纳米磷酸氧钛钾(KTP)和 585/595 纳米脉冲染料激光(PDL)的使用已得到广泛探索,特别是在 21 世纪初。这些可见光激光靶向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卟啉,导致单线态氧的产生和随后的细菌破坏。PDL 不仅在减少炎症性皮损方面显示出前景,还能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如 IL - 8,同时促进抗炎途径如 TGF - β 的表达。最近的一项荟萃分析得出结论,多次 PDL 治疗可显著降低痤疮严重程度,特别是非炎症性皮损。然而,由于存在炎症后色素沉着(PIH)的风险,尤其是 KTP 激光,其在较深肤色类型中的使用可能受到限制。
近红外激光
研究人员称,1064 纳米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已在各种脉冲持续时间下进行了研究,包括长脉冲(LP)、准长脉冲(QLP)和调 Q(QS)。这些设备靶向水和血红蛋白发色团,对皮脂腺单位造成热损伤,并减少炎症介质如 TNF - α 和 IL - 1。多项研究,其中一些涉及 Fitzpatrick 皮肤类型 III - VI 的患者,报告称在改善炎症性 AV 方面有效,耐受性良好且不良反应最小。联合治疗方法,如先使用 PDL 再使用 Nd:YAG,通过协同机制显示出更好的效果。
中红外激光(MIRL)
由于水的吸收,1320 纳米、1450 纳米和 1540 纳米等波长已被用于对皮脂腺产生热影响。这些激光对一系列皮肤类型相对安全,早期研究表明可减少皮损数量。 然而,研究人员指出,许多研究受随访期短和方法不一致的限制,包括同时使用外用和系统药物。此外,早期试验中评估的几种 MIRL 设备目前已不再商业化,这引发了对其当前临床相关性的质疑。
新兴技术:1726 纳米靶向皮脂的激光
为开启新的激光治疗方法,研究人员指出,2022 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两款 1726 纳米二极管激光(AviClear 和 Accure),通过选择性光热解靶向皮脂腺。最近的临床试验报告了良好的结果,一项研究中 26 周时的有效率为 87.3%,不良反应轻微且短暂,无长期并发症。组织学研究证实,该波长能有效破坏皮脂腺细胞,同时保留周围结构,将此波长定位为炎症性 AV 的一种新型靶向干预手段。
剥脱性分数二氧化碳激光(FACL)
FACL 是 AV 的另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对传统治疗耐药的病例。其作用机制包括减少毛囊堵塞、刺激 TGF - β 以及下调促痤疮途径如 FOXO1 和 PPAR - γ。研究人员表示,临床研究一致表明,其可减少炎症性和非炎症性皮损,同时对痤疮瘢痕也有额外改善。重要的是,在各种皮肤类型中均观察到这些结果,且 PIH 风险最小。
激光与异维 A 酸联合使用
过去,由于担心伤口愈合受损,激光治疗与异维 A 酸联合使用曾受到劝阻。然而,研究人员指出,近期研究表明联合治疗可加速皮损清除,允许降低异维 A 酸剂量,并改善瘢痕形成,且不增加不良反应风险。这些发现反映在近期的专家共识声明中,该声明反对在异维 A 酸治疗期间或之后不久延迟使用激光。
将激光纳入 AV 管理的理由很充分。激光提供了一种非药物选择,可能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这在痤疮丙酸杆菌菌株耐药性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日益受到关注。此外,激光提供了早期干预策略,可能预防如瘢痕形成和心理社会困扰等长期后遗症。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激光代表了痤疮管理中不断发展的前沿领域,为炎症性和非炎症性 AV 提供了有效、安全且多样的治疗选择。虽然需要进一步高质量的对照研究来完善方案并确定长期疗效,但目前的证据支持将其纳入多模式痤疮治疗中,特别是对于对传统治疗耐受性有限或反应不佳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