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网文 「An Electronic Mesurement of the Boltzmann's Constant Using I-V Characterisctic of a Silicon 2N2309 Diode」[1] 中介绍了使用三极管2N3094来测量 「Boltzmann Constant」 的方法。
由于这个方法简便易行,所使用的设备也是大多数电子实验室都具备,所以称为很多电子类课程中,学生喜欢做的电子实验。
Ludwig Boltzmann(1844-1904) 以及Maxwell-Boltzmann 分布
玻尔兹曼常数(Boltzmann constant),通常使用表示,是指有关于温度及能量的一个物理常数。玻尔兹曼是一位奥地利物理学家,在统计力学的理论有重大贡献,玻尔兹曼常数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Boltzmann常数01实验及数据分析1.基于2N3904的Boltzmann常数
在PN结两边,存在一个由电子-空穴扩散而形成的耗散区,以及伴随着的接触电位区,只有热量动能超过的电子才能够从n型区域穿越到p型区域。根据统计力学原理,处在热平衡下电子的动能分布遵循 「玻尔兹曼分布」[2] 。具有能量为的概率为:
其中是漂移电流,是比例常数,是温度,是玻尔兹曼常数。
PN结的结构示意图
这股漂移电流在耗散区建立一个电场。到外部电压施加在PN结,产生电场,产生电流:
这样,外部总电流为:
在推文开始提到的文章中,使用 「2N3904」[3] 测试二极管的I-V特性。对于2N23904的电流放大和转换,选择了 「LF356」 运放进行I-V转换。LF356的偏置电压为10mA和偏置电流为30pA。
下面是实验所使用的电路图。根据「Measurement of Boltzmann's constant」[4] 文献中描述,测量A,B两点的电压,便可以建立起的发射结对应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基于2N3904的PN结测量Boltzmann常数
后级的 「LF351」[5] 组成电流-电压转换电路,根据电路中的参数,B点的电压与流经集电极电流之间的关系为:。
JFET输入的OPAMP-LF351运放
在实验中,使用「DP1308可编程直流电源」[6]的-25V输出电压串联一个10kΩ电阻做为A点给定电源。使用「FLUKE45」测量A点电位,使用「DM3068」 位数字万用表测量B点的电压并自动记录。
2. 测量数据分析
设置数字直流电源DP1308输出电压从**-0.2到-10V**,同时测量A,B两点的电压变化,并换算成PN结的电压-电流关系,绘制如下。
测量输入电压与电流曲线
利用模型(3)匹配上述测量数据,将模式简化成下带有参数[a,b,c]的指数函数关系,利用前面测量的PN结I-V数据,使用SCIPY.OPTIMIZE中的curve_fit函数进行函数拟合,获得参数[a,b,c]的数值。
测量参数为:
a=2.33332986e-11
b=3.79731168e+01
c=8.85188988e-03
由模式(3)可以知道,参数b与Boltzmann常数之间的关系:
将常数e, T = 300(27摄氏度)代入上面公式,可以得到:
这个数值比现在测到得到精确的Botlzmann常数大了1.9%左右。在上述时间条件下,这个数值非常精确了。
3. 基于NPN 8050测试Boltzmann常数
将前面所使用的三极管2N3904更换成另外一款NPN性的硅三极管8050,使用相同的测试方案完成8050的b-e结的电压-电流测试,所得到的数据曲线如下:
测试NPN8050的发射极PN结的I-V曲线
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建模,并计算参数:
这个数值比精确Boltzmann常数大了3.29%。
4. 将2N3904的C.E对换测量
测量三级管b-c之间的PN结的电压与电流曲线。在上述实验中将2N3904的c,e管脚互换,测量得到的PN结电流-电压曲线如下:
2N3904的BC的PN结的电压与电流关系
这个结果比精确Boltzmann常数大了14.2%。
5. 只使用2N3904的b-e的PN结进行测量
直接对2N3904 b-e PN结测量对应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曲线
根据测量的电压电流曲线,可以得到对应的模型参数和Boltzmann常数如下:
这个数值比起精确的Boltzmann常数的数值高了78.1%。
2N3904的B-E结的I-V曲线02二极管的分段特性对结果的影响
在博文 「二极管极低电流I-V特性测量」[7] 中,给出了二极管PN结的分段指数特性,即模型(3)中的电流在不同的前向电流的情况下取值是不同相同,这个变化也会导致测量的Boltzmann常数发生变化。
在实验[02-1]中,选择不同测量数据的来拟合估算Boltzmann常数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下面选择2N3904测量数据中,从数据编号n=10(对应电流:0.06mA)开始,结束数据编号n从50变化到100,使用模型(3)计算相应的Boltzmann常数,对应的误差曲线如下:
不同的二极管电流计算Boltzmann常数误差变化
从数值计算结果来看,使用前面数据测量范围(10~78),对应电流(0.06mA变化到0.7mA)时,测到得到的Boltzmann的误差最小。
※ 结论1.PN测量不同方案比较
使用相同的PN结的模型,对于四种不同的方案测量了Boltzmann常数,其中包括有两种不同型号硅NPN双极性三极管,三极管的b-e,b-c结的测量,以及直接测量b-e的PN结电压电流的情况。
序号方法描述Boltzmann常数误差(%)
2N3904的b-e的PN结
1.406e-23
1.87%
8050的b-e的PN结
1.426e-23
3.29%
2N3904的b-c的PN结
1.577e-23
14.24%
2N3904的b-e的PN结 直接测量
2.459e-23
78.09%
通过前面的实验,可以看到使用2N3904基极接地的配置,测量的结果误差最小。更换NPN晶体管为8050,测量的结果偏大一些。如果将2N3904的C,E极进行对换,虽然从晶体管的结构上是对称的,但是结果误差更大。
由于PN结电压-电流模型中的参数随着电流不同,导致PN结附近半导体内部的电子与空闲运动模式变化,从而使得模型参数也发生变化。所以使用不同电流范围数据,测量数的Boltzmann的数据有所变化
2.参考文献
「Measurement of Boltzmann's constant」[4] . Phys. Educ. 20 1996. Printed in Great Britain.
测试电路方案Reference
[1]
「An Electronic Mesurement of the Boltzmann's Constant Using I-V Characterisctic of a Silicon 2N2309 Diode」: ~skann/diodexp.pdf
[2]
「玻尔兹曼分布」:
[3]
「2N3904」:
[4]
「Measurement of Boltzmann's constant」:
[5]
「LF351」:
[6]
「DP1308可编程直流电源」:
[7]
「二极管极低电流I-V特性测量」:
公众号留言
卓大大,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
(1) 信标大部分队伍用的264和少部分学校使用的1064性能实在差距有点大。1064可以支持两个彩摄 264只能支持一个灰度摄像头 这样在避障和近距离切灯的时候差距太明显了 ;
(2) openmv本来就是1064支持下彩摄的替补方案,如果openmv都只能用一个的话,那国赛时有的队伍1064双彩摄是不是失去平衡了;
(3) 室外场地的大致场景还没有给出来,室内回声+电机噪声基本上就是让声音处理废了。现在最多就是静止精确定位,一跑就是瞎比冲。
这样高难度的信标真的让人很难受 希望卓大大能考虑和给出一些意见措施,万分感谢。
回复:的确,如果问题都太容易了,也就没有意思了。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在解决问题中提高的。否则,就只要呆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工程问题了。
由于管控限制使得少部分学校只能使用RT1064核心板,从而产生与TriCore264之间的差异。这一点竞赛组委会将会在后面奖项设置与评比中进行“酌情”考虑。
卓大大,我想问一下,电磁ai组,里边的运放模块,还有电感的安装板都需要自己画嘛?麻烦老师啦。
回复:AI电磁组的传感器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板必须自己设计制作。不允许购买成品电路板。
老师,我想问一下,报名截止日期是7.10号,那么是不是说每个学校所有队伍都可以先报名?那么每个学校出赛的名单是学校再上交的吗?
回复:竞赛预报名的截止日期是7.10日。如果学校在部分组别中的队伍数量超过规则要求的(一支队伍)限制,那么之后会给出统计,并要求报名队伍进行相互协商确定最终参赛队员信息。最终确定信息的时间范围将会定在8月初。
卓老师您好,请问电磁AI可以不采用官方提供的神经网络部署方法和部署工具吗,我们是用自己的方法部署的。遴选的时候会不会要求必须使用官方部署方法和工具,不采用的话会不会影响遴选结果?
回复:电磁AI组,没有限定神经网络部署方法和工具,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自己熟悉的AI工具。
卓老师,我看留言中说的华南赛分成两个阶段,那么报名截止时间还是10号吗,您之前说的报名截止时间会延长,希望能早点公布这个延长的消息,要不然如果不延长的话到时候又赶不上报名了。
回复:现在是竞赛预报名阶段,截止日期7月10日,主要是为了统计现在各分赛区可能参赛队伍的数量。由于今年比赛计划在8月中旬,所以最终参赛队伍信息截止时间将会放宽到8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