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茜 卞学愚)半导体几乎是当今所有创新的基础,对一国经济发展、技术领先地位以及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当今,在日趋激烈的中美战略竞争中,“半导体”成为最重要的关键词,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为丰富学生知识体系,拓展专业视野,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学院科学研究方向,并提早为继续深造做好充足准备,海棠九号书院与微电子学院协同合作,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为三年级同学开设系列专家、学者讲座,分别由包括院士等在内的32名教授、博导担任主讲,主要介绍技术热点、学术前沿、学习与科研方法与思路等方向,助力人才的多元化培养。9月16日晚,微电子学院敖金平教授和补钰煜副教授做客海棠九号书院“漫道”讲堂,就“国产半导体的自主之路和生物医学传感器”话题与同学们开展流。
“中国半导体自主发展的道路曲折且漫长”,敖教授首先给同学们回顾了中国半导体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跟踪研究到现在的自主研究,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可谓历经千辛万苦。敖教授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回答了“什么是半导体?”,并介绍新型半导体技术在节约能源,环境监测,传感器方面的最新应用。以Si为例,敖教授简述了半导体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半导体器件的发展现状,尤其是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GaN在5G技术,微波能量传输方面的重要应用。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快速发展对环境、能源、人体健康检测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敖教授强调:“国产半导体的自主发展必须从基础抓起,从做好每一个二极管、三极管开始,这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同学们扎实的学科素养和无限的创新能力。”
两位老师详细讲解
讲座中,补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反向为同学们介绍了半导体与生物医学结合的最新研究成果——新型生物医学传感器。向同学揭示了微电子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是未来半导体发展的趋势,半导体的发展充满了无限可能。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半导体的自主发展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一代又一代中国微电子人的付出积累起来的,扎扎实实为中国半导体行业谋发展的精神仍在微电子人身上传承。现在是半导体发展最艰难的时代,却也是最好的时代。西电学子将会以扎实的学科知识、专业的科学素养、热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中国半导体发展的新辉煌。
欢迎关注B站UP主“海棠九号书院”